2008年12月7日 星期日

12/08 退化性關節炎》過度使用 當心關節比你老

退化性關節炎》過度使用 當心關節比你老
人類能活動自如,關節應該占了一部分的功勞,隨著關節伸屈,能讓我們完成許多事情。


在人體解剖構造上,骨頭兩端的接觸面,就是由軟骨、關節囊膜、關節液和韌帶負責連接,也透過軟骨保護骨頭,避免骨頭接觸造成磨損。

然而,隨著年齡增長,軟骨逐漸彈性變差、加速磨損,軟骨可能變薄,關節變窄,不再有如彈簧般的保護,形成退化性關節炎,走路或跑步的力量可能直接傳到骨頭,造成骨頭硬化、變形甚至壞死。


40多歲 他爬樓梯吃力


案例一:40多歲的小周是業務員,總是得隨身攜帶電腦向客戶解說,小周最近背著電腦爬樓梯,感覺吃力多了,關節似乎傳來一陣隱隱痠痛,特別是蹲下以後再站起來,痠軟感更為明顯。


過度使用 膝蓋提早老化


醫生觀點:「通常幾歲開始有退化性關節炎?」台北振興醫院骨科主任敖曼冠說:「要看平常有無不當使用,或有無做調節。」不當使用包括過度肥胖、或像業務員小周這樣在工作中負重者;做調節之意,是指應適度讓關節休息,不要一直使用。


他表示,有人年紀還不算老,膝關節卻提早老化,不堪使用;也有人年近百歲,雖擋不住「機器用久耗損」,但還想換關節,繼續過能走能跳的人生。


104歲 她還想趴趴走


案例二:104歲的「人瑞級」老太太坐輪椅來看門診,當時膝蓋已痛得無法走路,要求開刀,醫師跟她家人解釋,老人家手術麻醉風險不小,但老太太兒子跟敖曼冠說:「醫師,你一定要幫我媽媽開刀,她還想過能走路的日子,如果她術後走路會摔跤,也沒關係,她耐得起摔。」


敖曼冠為老太太準備了加護病房待命,手術把握精準快速,老太太在術後四天就下床如廁,「她堅持自己拿著助行器走到廁所,不要家人扶。」老太太「要活就要動」的毅力,讓家人捏了一把冷汗,但也令醫師佩服不已。


敖曼冠當了卅年的骨科醫師,為這位老太太置換膝關節,讓他創下為年紀最長的病患開刀紀錄。


要不要開刀 因人而異


醫生觀點:「退化性關節炎,有必要開刀嗎?」敖曼冠說:「要看個人情況。」他解釋,如果是活動量大的人,退化性關節炎又符合開刀的條件,是可以考慮;但也有的老人家,活動量不見得多,也許靠背架、柺杖、雨傘等輔具,也能走得不錯。


再加上手術的成功率只有九成九成八,年長者開刀還有靜脈血栓、感染等併發症,或是置換後不夠理想,醫師通常會和病患充分討論再決定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