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17日 星期一

11/17 扁桃腺過大,孩童也會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

扁桃腺過大,孩童也會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
家中小朋友睡覺時,會像大人一樣,鼾聲雷動?台北慈濟醫院耳鼻喉科邱贊仁醫師建議家長們若發現類似的狀況,最好帶小朋友到醫院檢查,以確定是否扁桃腺過大,因為扁桃腺過大會佔據口咽腔,使得呼吸道空間變得狹窄,引發「孩童期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

有位李小弟就讀小二,老師在聯絡簿裡常反應李小弟上課分心、打瞌睡,家長遵照老師的建議,規定李小弟晚上十點前就寢;上學期的幾次測驗結果,李小弟都表現不佳,媽媽開始每天陪著他溫習課業,此時漸漸注意到李小弟確實容易精神不集中。一直以來,在房間門口就可聽到李小弟如雷的鼾聲,過去認為是遺傳爸爸的過敏性鼻炎,因為鼻子不通而打鼾,近來媽媽關心起他的睡眠品質,於是帶著李小弟就醫。

李小弟身材中等並無過胖、鼻腔黏膜無阻塞、下巴無過小或內縮,但牙齒咬合不正,嘴巴一張開,兩顆大大的扁桃腺隨即映入眼簾,將整個口咽腔佔滿,只剩小小的呼吸空間。邱贊仁醫師做了詳細的頭顱側面X光攝影檢查後,發現李小弟的情形是屬於孩童期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肇因於扁桃腺及腺樣體肥大,上呼吸道在這兩個位置空間狹小,使得通氣阻塞。知道病因後,李小弟住院接受扁桃腺及腺樣體手術,果然睡眠時鼾聲不再,可正常用鼻腔呼吸,不再嘴巴開開,白天也精神奕奕,專心度及課業進步許多。

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常見症狀有如雷般的鼾聲、白天易打瞌睡、頭痛,小朋友可能出現好動、過動等偏差行為,嚴重者容易血壓高,增加心肌梗塞、腦中風的危險性。此症好發於肥胖體型,除此之外,上呼吸道從鼻腔、鼻咽、口咽、舌根、喉部等任一部位的狹窄,均可造成此症。有些病患甚至有兩個以上的呼吸道位置狹窄,造成更為嚴重的睡眠呼吸中止。

邱贊仁醫師特別提醒,孩童期發生的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初期易被忽視,尤其是3到6歲學齡前的幼童,因表達能力有限,常被當作感冒、鼻過敏、鼻塞,而未受重視。少數孩童起源於基因異常,如唐氏症等,造成下巴內縮、舌根肥大,但大部分孩童如同李小弟,呼吸道狹窄發生於扁桃腺或腺樣體,經治療多能大幅改善。

對於多數人來說,腺樣體是一個陌生的名詞,邱贊仁醫師對此作出了解釋。腺樣體和扁桃腺都屬於上呼吸道的淋巴上皮組織,具有類似的生理功能,腺樣體位於鼻腔後面的鼻咽腔,無法直接用眼睛觀察,成人可藉由內視鏡檢查予以評估;孩童則採用頭顱側面X光攝影檢查。若腺樣體肥大造成後鼻孔通氣阻塞,患者因此張口呼吸,鼻子不通,長久易造成牙齒咬合不正,影響臉型發育。

腺樣體及扁桃腺的手術行之多年,目前各醫院多已採用全身麻醉方式,避免局部麻醉下,手術造成患者的不舒服。傳統腺樣體手術採用腺樣體刮匙,刮除肥厚的腺樣體組織,雖然方便,但較易殘留過多的腺樣體組織,使得疾病再發,且精準度較差,兩側耳咽管開口刮傷機率提高。改良型的腺樣體手術採用內視鏡導引,避開兩側耳咽管,配合微創削切刀或是低溫冷觸氣化棒,可充分切除腺樣體組織及止血,杜絕疾病再發。

傳統扁桃腺手術,採用電刀止血,電刀所產生的溫度可高達攝氏幾百度,口腔黏膜易因此有黑色焦痂產生,手術過程高溫所產生的熱量,造成術後傷口疼痛,是讓多數人裹足不前最主要原因;改良型的扁桃腺手術採用低溫射頻技術,冷觸氣化棒切割及止血時,溫度控制在攝氏50至70度之間,口腔黏膜無焦痂,手術後喉嚨疼痛大為減輕,所以可縮短住院天數,盡速恢復上班上課。

邱贊仁醫師強調,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常常是由多項病因綜合而成,所以須多面向的評估,根據每個人不同的狀況,量身訂作出最恰當的治療方式。當孩子的睡眠、日常生活、學業表現或社交活動出現困擾,建議尋求專科醫師協助及評估,對症下藥,方能達到「寧靜最美,安定最樂」的境界。


新聞資料來源:佛教慈濟綜合醫院台北院區

本文作者【佛教慈濟綜合醫院台北院區】

http://hospital.kingnet.com.tw/essay/essay.html?pid=18390&category=醫藥疾病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