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0 玩暴力電子遊戲能預防暴力行為?
玩暴力電子遊戲能預防暴力行為?
編輯 LIU, Cha-Hsuan 報導
雖然學者警告:暴力電子遊戲會促發暴力行為。但一項新發表的論文卻指出當前研究之謬誤,並認為玩暴力遊戲反而可以預防暴力行為的發生。
電子遊戲的發展,由70年代有趣而簡單的小精靈(Pac-Man)及小蜜蜂,到現在的毀滅戰士(Doom)等等的即時射擊戰爭遊戲,畫面越來越精細而逼真。目前市面上熱銷的電子遊戲多與暴力。其中如俠盜獵車手(Grand Theft Auto)、殺人特區(25 to Life)及魔獸爭霸(World Craft)等電子遊戲,甚且接連得到遊戲設計大獎。
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PA) 的人格與社會心理學期刊(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在2000年曾刊登Anderson 等人對於這些市面上暢銷的暴力電子遊戲對人類行為影響的學術報告。 此研究首先收集了227名近期涉及真實暴力違法行為的大學生資料,分析他們的暴力特性評量報告及其有無玩暴力遊戲的嗜好。結果發現:玩較多暴力電玩的學生,呈現較多的偏差行為。實驗室部份則將210名學生分為兩組:一組僅玩暴力遊戲,而對照組僅玩普通遊戲。實驗結果指出,如毀滅公爵及殺戮爭戰 (Mortal Combat)這類具有暴力色彩的遊戲,不管是在實驗室裡或真實世界中,都會增強個人的激進想法。研究者認為暴力遊戲提供了一個平台,讓遊戲者學習如何用激進的方式去處理衝突。
英國艾賽克斯大學(Essex Universitry)研究員 Patrick Kierkegaard 則提出相當不同的看法:雖然學術界對電子遊戲有諸多評論,但結論應是電子遊戲是無害的,也並不會導致真實世界的暴力。在市面暴力遊戲畫面越來越接近真實的現況下,Kierkegaard 向學術界提出質疑:真的有科學證據支持這些對暴力電子遊戲的指控嗎?
雖然1980年代以來的學術文獻認為電子(電視)遊戲會導致少年犯罪及校園暴力,而腦部掃描證據也發現:遊戲者玩電子暴力遊戲時的腦部活躍區與和攻擊性相關的腦部區域有關聯。不,Kierkegaard 發現真實世界的暴力統計與電子遊戲間並沒有明顯相關性。若真要找出兩者之間關係,反而會得到和之前認知相反的答案:「利用暴力遊戲可降低真實發生案件」。
先不論幾樁發生在校園的重大犯罪事件,美國青少年暴力犯罪率自1990年代初起即明顯地降低,而這時期正是電子遊戲工業開始蓬勃發展與普及。Kierkegaard 接受Science Daily雜誌專訪時表示:2005年美國發生1,360,088件暴力犯罪,低於前一年1,423,677件數。每年暴力遊戲銷售數量是以百萬計,以此鋪售廣度,這世界應是暴力充斥。但是相反地,暴力事件的發生卻一直在減少。」關於這項事實,學術界至今仍未能提出理想解釋。
依目前已發表學術專文來看,某些種類的電子遊戲是可能會影響遊戲者的情緒、觀點、行為及態度,令那些易受影響、具侵略性格的人,容易用暴力解決問題。如果此項假設成立,那麼閱讀書籍或觀賞電影也可能導致類似行為。 Kierkegaard 在其文章中所討論到的先前研究邏輯偏差需要研究者深思,而電子遊戲與其對心理的影響更值得進一步討論。在未能釐清電子遊戲對心理及行為的影響差異下,相信有關此議題的爭論在未來還會繼續下去。
參考資料
Anderson, C. A., Dill, K. E. (2000). Video games and aggressive thoughts, feelings, and behavior in the laboratory and in lif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8: 772-790
原始論文:
Kierkegaard, P. (2008). Video games and aggress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ability and Scientific Enquiry, 1(4). 411-417.
參考來源:
SienceDaily: Could Violent Video Games Reduce Rather Than Increase Violence?
相關連結:
Science Daily: Violent Video Games Can Increase Aggressio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