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2日 星期日

11/03 求「白」心切,皓齒不成反爛牙!

求「白」心切,皓齒不成反爛牙!
笑的時候,最顯眼的莫過於兩排牙齒,從古至今,形容女子容貌姣好,會用到「明眸皓齒」、「皓齒朱唇」等成語,「美麗」跟「牙齒顏色」常給劃上等號,進而吹起牙齒美白的風氣。然而,有許多人只在乎牙齒顏色,忘記牙齒健康才是一輩子受用不盡的。台北慈濟醫院牙科沈一慶主任指出,牙齒只要刻意經過美白,或多或少會磨損既有的牙齒組織;蛀牙、牙周病等牙齒問題若不先治好就貼上市面常見的美齒貼片,反而會造成更深層的牙髓或牙周組織之傷害。

牙齒的最外層是琺瑯質,牙色是白是黃,取決於琺瑯質鈣化的程度和飲食等因素的不同而有差異,其中又可以分成外因性和內生性原因。以外因性而言,抽菸、喝茶、喝咖啡、喝紅酒、吃檳榔等習慣,會使得牙齒變成褐色;內生性多為氟斑牙和服用四環徽素所造成。「氟」雖然可以抑制細菌、鞏固牙齒,但過度使用含氟產品,就有機會產生氟斑牙,在兒童身上最常見;孕婦或兩歲以下的幼兒,服用了含有四環徽素的抗生素,牙色就會顯得暗黃不均勻;此外,牙髓病變會讓壞死的紅血球釋出鐵,在與硫化物合結合後,便產生了淺灰至深棕不等的牙齒變色。

內生性的病患由於牙齒變色嚴重,通常醫師也會建議他們可以做牙齒美白。牙齒美白的原理主要就是利用過氧化氫釋放出來的自由基,將沉積在牙齒上面的有色物質分解。沈一慶主任表示,過氧化氫即為漂白水,一般市售產品的過氧化氫濃度,皆在10%以下,是在安全的範圍裡,但是仍然有PH值5.3左右的弱酸性,這也就是為什麼有些人做完牙齒美白後,會發現牙齒變得敏感,有酸酸的感覺。

牙科醫師在為患者做牙齒美白時,牙齒表面變色面積多的,大多會先採用超音波洗牙處理;細小的部分,則會使用噴砂或是或是磨砂處理,以達到外部潔白效果。至於雷射、冷光美白技術,或是將藥劑放在特製的牙托裡,讓患者在家自行戴上等方式所達成之美白,無論哪一種方式,大約1到2年後,牙齒又會慢慢變黃,讓人會想再次進行美白,但是長期一再的做牙齒美白,反而會讓牙齒氧化,琺瑯質組織被破壞,呈現軟化凹陷現象,吃冰吃熱都容易不舒服;而自行用美齒貼片的人,牙周病和蛀牙問題也要先治療好,以免藥劑滲透到牙齒裡造成牙髓傷害;美齒貼片的使用時間也應遵照說明或詢問牙科醫師,藥劑也盡量不要接觸牙齦,以免讓牙齦發炎。

至於市售的牙膏常打著能讓牙齒變白的口號,是否真有其聲稱的功效?沈一慶主任強調,牙膏的成分主要是芳香劑、研磨劑、發泡劑等,牙膏的角色即為清潔牙齒,要拿來當作美白工具效果不大,倒不如用正確的方式好好刷牙,保持口腔衛生清新,一樣能夠留給他人良好印象;除非牙色嚴重影響到個人社交生活,此時可再考慮美白與否,不然在正常情況下,不用太強求顏色問題。

沒有留言: